10/05/2009,(歐)巴瑪颱風,濕冷
‧今天祥第一個進教室,用無辜的表情跟我說要換位置,而且想換一個高桌子(我們的教室是一年級用的,桌椅較矮)。我問他這個桌椅是不是真的不舒服?然後請他 坐在矮桌椅上讓我看看...。最後我把他的位置調到後面,與傑交換。我看了祥坐高桌椅的姿勢,心想的確高桌椅比較合適,雖然他們才四年級,且祥個子還不高。
‧傑進教室馬上發現這樣的改變,要求他也要一樣的變化,我沒有完全照做。
‧大家進教室了,教室變的鬧哄哄,有人想換位置,有人不想換位置,有人不想跟誰坐在一起,有人說誰坐過來就要扁誰...。我和大家溝通(即使他們才三到四年級),說我知道大家都有想坐的桌椅,想坐在一起的朋友,那我們就試著換座位看看,但要保證不打擾班上秩序,否則回到原位。
‧最後果然教室吵翻了天,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笨蛋,一開始就不該答應祥換座位,也不該讓他們有所選擇?(傑居然在換座位時對我說:「你憑什麼?」「你憑什麼說我們可以不可以換位置...」,我傻住了,但不算生氣,反而訝異於他的表達)。
‧三次警告以後,我告訴他們下一堂課馬上換回原本的座位。很奇怪地,沒有人尖叫表示反對,也沒有人對這個決定多說什麼。寫到現在我才想,會不會是因為我曾在換座位前與他們約法三章?又或許是因為,他們發現新的位置對他們並不有利?他們的底層其實都渴望穩定的感覺。
有人會說「千萬不要給他們自己決定的機會」,有人認為民主的方式只適合高年級。我給他們選擇,當然我也吃到了苦頭。但我要說,我寧願這樣做。
***
‧我發現,當他們專注一件事情以後,他們就會變得好平靜。雲喜歡一個人做事,她用我的英文課看文字很多的中文課外書。祥最容易失控,但卻喜歡聽故事、看故事,他上課小動作很多,但總在第一時間舉手要上台表現。於是,我相信是因為自己上的課不足以讓他們想投入。他們為什麼在寫作業的時候不尖叫、不吵鬧?他們為什麼在閱讀時是如此地穩定?我想答案心裡已經清楚,我還需要努力。教學一點都不容易,有熱情但沒有能力,就是一團失去方向的霧。
‧我發現,他們喜歡上台,當我要他們寫Aa到Gg時,他們卻「舉一反三」地在黑板上寫好滿滿一排(甚至兩排)的Aa到Kk,甚至到Ll,Mm, Nn, Oo, Pp...意猶未盡。因為他們需要舞台,他們喜歡掌聲。我突然想到有人對我說的,當相對弱勢的孩子聚在一起的時候,就會有特別想比較、想出頭的孩子,因為他們要把握能表現的機會。我看得出來,我懂。
‧他們大多數的人,都還是照著字母順序來記字母的,而不是真的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。
‧不斷重複的英文字母,他們總有「已經會了」的錯覺,已經失去了挑戰性。尤其對程度比較好的孩子,齊頭式的平等並不公平。我要想辦法,it's the matter of how you teach not what you've got!
***
‧今天陪雲、蓁與文回家,走了大約半小時的路,他們每天上下學的路途居然如此遙遠!我格外珍惜這樣的時光,想像著下一次他們會變成更好的人,我也會。
‧一個人走在回程的小徑上,經過抽菸的少年,才突然不安了起來...。
‧聽見巷口的老人耳語說:「這個老師這麼好,帶...的孫子啊孫女啊回家...」,心裡滿滿的。
‧我想我會喜歡對人事物(尤其是人)充滿熱情的人;同時,要注意空有熱情沒有能力,就只是個美麗的花瓶而已。
***
10/06/09,補充
‧我記得在換座位時,有人大喊「我不要和祥坐!」,我看見祥的眼神好像帶點什麼;我突然覺得,祥只是不會表達情緒,甚至失去了感受力。
有一次他和文發生衝突,他用手掐了文的脖子,文氣的走出教室,說他不要上課了。
我要全班先寫作業,然後帶祥出去找文,與文道歉。我知道他還是在乎文的,他甚至馬上就找到文躲藏的地方。當我要他道歉時,他眼神空洞地望著文,對我說「為什麼要道歉?那又不痛!」,然後不斷地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,好像是要感受那樣的痛一般,他還是沒有答案...。
‧無論如何,我要我們班成為彼此支持的環境,我不要任何人傷害任何人,即使只是言語上的刺激。
***
10/10/09,補充
‧我想起我居然要文到教室後面去罰站!這是我以前從來不對小朋友做的事!
現在才想起來,那節下課大家都出去玩了,只剩我和幾個女生在教室,我忙著回復原來的桌椅(其實這應該也要訓練他們自己做),完全忘記要再和他說說。
我不喜歡自己用這樣的方式,這樣只是暗示他「你可以離開學習,你可以放棄」?
下次可以要更好的辦法才行。